文化动态
  衡南概况(5)
  地方特产(2)
  九龙茶叶(2)
  宝盖白果(0)
  栗江豆油(0)
  泉溪鲜鱼(0)
  花桥藤茶(0)
  古城西瓜(0)
  谭子山麻鸭(0)
  茶市湘黄鸡(0)
  宝盖烧饼(0)
  风景名胜(1746)
  天光山(16)
  火焰山(371)
  雷祖峰(6)
  岐山(498)
  网山(74)
  清泉山(37)
  清泉(498)
  江口鸟洲(50)
  王氏宗祠(196)
  十牛峰(0)
  历史名人(1480)
  洛夫(500)
  马灯(374)
  海岩(385)
  八指头陀(221)
  地方志(0)
  地方志(0)
  年鉴(0)
  非遗文化(1084)
  非遗名录(0)
  非遗记事(0)
  非遗传承(0)
  衡南花鼓戏(415)
  衡南七巧龙(17)
  衡南渔鼓(319)
  衡南莲花落(330)
  打钱鞭(3)
桂林渔鼓演唱探究
作者:袁阳阳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演唱 说唱 桂林渔鼓曲艺 
描述:桂林渔鼓即广西渔鼓,由道情发展和演变而来,是一种以桂林方言为语言基础的民间曲艺,因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桂林渔鼓是一种集演唱、说白、表演、乐器为一体的说唱艺术,其音乐为中国传统五声调式,旋律优美动听。在2010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人主要从桂林渔鼓的历史与流变、唱腔特征、演唱风格、演唱语言四个方面对桂林渔鼓进行探究。一、桂林渔鼓的历史和流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解放前,桂林渔鼓由道情发展而来,道情则是源于唐朝的道教经韵,最初称为道歌,道观的道士运用渔鼓进行传经诵道。经过民间
山东滨州渔鼓戏研究
作者:季金凤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描述:山东滨州渔鼓戏研究
试论苍南渔鼓及其传承
作者:周敏捷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音乐特色 苍南渔鼓 传承 民族艺术 
描述:本文从阐述苍南渔鼓的基本概况出发,介绍了苍南渔鼓的来源、表演乐器和演唱形式,着重分析了苍南渔鼓的音乐特色,认为其存在“传统以七字句为主,五字句和十字句为辅”“传统以门头唱为主,堂唱为辅”“传统以徵调式为主,节拍自由多变”“曲目丰富多样,内容贴近百姓生活”等音乐特色,并得出结论认为,正是具备了上述音乐特色,苍南渔鼓才得以在较狭小的浙南山地长存几百年,并获得较好的专业声誉。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苍南渔鼓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认为正是因为其存在中的保留传统色彩较多、艺术地位未实现突破、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新的唱
济宁渔鼓坠子的现状及其发展与创新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静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音乐特征 济宁渔鼓坠子 传承创新 
描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特有的民族民间戏曲更是有着千变万化的形态,纵观中华大地,北有气势宏美的京剧,南有腔调婉转的粤剧。在文化进程中,山东人民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富有“山东味”的艺术形式,而济宁鱼骨坠子就是这股“山东味”的曲艺形式的典型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济宁渔鼓坠子,是山东济宁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古老的寒腔剧种。因为关于济宁渔鼓坠子的文字记载很少,笔者通过一年的田野考察,和对渔鼓艺人刘炳金先生的跟踪采访,取得大量一手资料。在考察的过程中,笔者运用调查问卷、访谈、拍照、录像、录
从腔词音乐看山东省沾化渔鼓戏的“传统性”
作者:张晶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关键词:传统性 乡音 程式 沾化渔鼓戏 腔词音乐 
描述:沾化渔鼓戏,是山东省沾化县一个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地方戏曲剧种,清代后期曾盛极一时。然而,一直以来,沾化渔鼓戏,仅由当地农民自发组成的乡间业余剧团,作为传承的载体。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它的传统剧目已丢失多年,直到2006年,沾化渔鼓戏才有了第一个专业剧团。迄今为止,它的传统剧目仍未得到完整复排。但是,它却作为当地的代表性传统声乐品种,被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当地非常受民众的喜爱。对于这样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传统声乐品种,它的“传统性”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基于对此问
我国近现代鄱阳渔鼓艺术研究
作者:徐航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近现代发展 鄱阳渔鼓艺术 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越来越接近,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丰富多样的文化样式陆续消失,就像一些生物物种一样也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随着年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纷纷离世,加上各种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渐行渐远,逐渐消逝在人们的审美视野中。本文所述的鄱阳渔鼓(Poyang Yugu)艺术就是这样一项亟待保护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硕士论文主要由绪论、本论、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本论部分则分成五个章节进行分别论述。渔鼓艺术发源于唐,成型于宋,流行于明清,
地方音乐资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以山东滨州渔鼓戏为例
作者:范桢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关键词:中学 渔鼓戏 音乐教育 地方音乐 
描述:“地方音乐”又称“本土音乐”或“乡土音乐”,是一种传统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它主要以非物质的形态抽象地存在,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包含了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器乐等表现形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资源,有利于深化开发和利用本地方音乐资源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基础,有助于丰富校本课程开发和学生发展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研究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资源——渔鼓戏,试图为突破学校音乐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瓶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解决中学音乐教育中地方音乐资源缺乏和建构音乐教育体系提
山东省沾化县民间渔鼓戏研究
作者:王贝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关键词:渔鼓戏 历史渊源 濒危 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发展 
描述:山东省滨州市的沾化县有一种戏曲形式被称作“渔鼓戏”,它是在1723年的时候,沾化县当地的老艺人根据当时使用的渔鼓伴奏、简板击节,在原来渔鼓道情的基础上发展而生成的一种具有沾化县当地魅力所在的地方剧种。它不仅有用渔鼓伴奏这一单一的形式,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它还不断地引进锣鼓的形式,并将武术动作加入其中。渔鼓道情遍及全国,但只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发展成为渔鼓戏,这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渔鼓戏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喜爱,沾化渔鼓戏越来越多的成为山东地方戏曲的一个代表。当地文
甘谷道情研究
作者:王尚丽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道情 音乐特征 甘谷道情 文化价值 
描述:据多数资料记载,道情最早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它原是道士布道化缘时所唱的歌曲,用来济世度人、传播道教思想,是道教文化与民间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属于我国曲艺(说唱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类别。道情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开始萌芽,经过“法曲道情”、“俗曲道情”的演变,又有了“渔鼓”或“道情渔鼓”的称谓;明清时,道情与各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如陕北道情、四川竹琴、湖北渔鼓等。在道情的衍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南北两支不同地域的音乐体系,其中北方流行的一支为牌子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祁东渔鼓及其文化传承
作者:罗方平  学位年度:2011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关键词:传承 祁东渔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祁东渔鼓诞生于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的衡阳市祁东县,现流传于祁东县及周边乡镇,作为颇具特色的优秀地方曲艺,它在2008年被纳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祁东渔鼓在祁东县人民办红白喜事时颇为流行,并一度出现了“渔鼓热”的现象,但近年来因为社会文化变迁、商业化作用以及祁东方言对受众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阐述祁东渔鼓的共生环境及其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它的文化传承、蕴含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发展模式等进行了探讨。虽然祁东渔鼓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但是其保护工作